羽绒的蓬松度与绒朵大小有一定关系,在业内,也有很多有经验的采购商,以1克绒的绒朵数量作为质量要求和采购标准,数量越少,说明绒朵越大,越丰满,越成熟,品质越高。另外朵绒的大小均匀程度也会影响到蓬松度,大小越均匀,蓬松度也相对较高。
绒子含量不合格是业内最为常见的质量问题之一,这种情况多是由于企业试图打“擦边球”,按标准下限的要求进行采购,而忽略了羽绒在填充过程中的损耗以及实验室检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差。也可能是由于拼堆混合不均匀,或是仓储不当导致绒子受潮绒丝断落所造成。
所以,规避质量风险,一方面要适当提高企业自身采购标准,另一方面,要规范生产细节,规范制品工厂及外发协作厂生产过程控制细节,提高管理水平。
二、绒丝羽丝
绒丝 down fifiber:
从绒子或毛片根部脱落下来的单根绒丝。
羽丝 feather fifiber:
从毛片羽面上脱落下来的单根羽枝。
绒丝羽丝的添加不仅会增加钻绒概率,还会影响羽绒制品的保暖性和舒适度。市场上有些不法商家大肆添加粉碎毛丝及陆禽丝,造成水洗羽绒当中粉尘增多、蓬松度降低甚至产生恶劣气味等质量问题。所以,必须严格控制人为添加绒丝羽丝的行为,尤其要杜绝添加粉碎毛丝的行为,切实保证羽绒制品的产品品质。
近几年,水洗羽绒的加工技术不断提升,羽绒清水货的绒丝+羽丝的含量好的可控制在5%以内, 制品加工过程还会有1-2的增幅,总体不会超过7%。不过,市场上的灰鸭多为人工晒毛,货源新鲜度不足,绒丝+羽丝的含量略高,但总量不会超过10%。
三、毛片
毛片生长在水禽体表的外层,将绒子覆盖其中,起到遮风挡雨的作用。毛片的形状不尽相同,除了常见的形态之外,还有“未成熟毛”、“绒型毛”、“纤羽”等。
水禽损伤毛会降低蓬松度,增加钻绒风险,还会影响手感,所以,必须严格控制含量,在生产过程中应尽量避免重力挤压,以免造成原毛断损。
国家标准规定,70%以上的水洗羽绒水禽损伤毛含量应控制在2%以下,优质羽绒能控制在0.5%以内,企业应视客户的质量要求来优化生产工艺。
四、陆禽毛
陆禽毛 landfowl feather:以陆地为栖息习性的禽类的羽毛。最常见的陆禽毛以“鸡毛”和“鸽子毛”为主。
陆禽毛外观亮度较强,羽丝一般较鸭毛的多而密,羽面外观呈尖长状。陆禽羽丝是指从陆禽毛的根部掉落的小羽枝,色泽光亮,其上分布的羽丝呈平行的梯子状。
陆禽毛与水禽毛最显著的区别是,多数陆禽毛羽干下部有一根附羽,而水禽毛没有;在没有附羽的情况下,需要结合羽干、羽管和羽丝的特征进行鉴别。
羽干:陆禽毛的羽干粗直而坚硬,色泽较强,有明显的亮度;水禽毛的羽干细软,呈弧形弯曲,亮度不强。
羽管:陆禽毛的羽管不太透明,粗短而坚硬,略呈弧形。管内有较密的横罗纹,羽根尖并带斜形。水禽毛的羽管长而软,呈圆形,较透明,下部微向上翘,横罗纹隐暗。
羽丝:陆禽毛的羽丝多而密,光亮度较强,但也有少数例外。水禽毛的羽丝较稀疏。
陆禽羽丝是从陆禽毛上掉落的单枝,所以,应归入陆禽毛,而不能归入羽丝。
单根的陆禽羽丝和水禽羽丝从外观上易混淆,有些陆禽丝与陆禽毛具有类似的特征,即相对较丰满光亮,但由于较小,肉眼较难分辨,可借助投影仪或显微镜来判断确认,陆禽毛根部的小羽枝无菱节,均匀分布一系列小结节或膨胀突起,使其外观呈竹节状。小结节或膨胀突起分布于几乎整根羽枝。
因为鹅鸭毛绒片内体是空心的,质量轻蓬松好,保暖好;而陆禽毛绒片体是实心的,质量重保暖差,蓬松度低,且陆禽毛中基本不含绒子(极少)、本就不属于保暖材料,所以,世界各国所有的羽绒标准中均对陆禽毛有严格限制有些国家的羽绒标准甚至在85%以上的羽绒产品中对陆禽毛完全零容忍。所以、严格控制陆禽毛含量对于高品质羽绒的出口具有重要意义。
陆禽毛容易吸湿发酵腐败,引发气味问题,影响消费者的使用感受。目前市场上暴露出的质量问题大多是由于人为添加陆禽丝所致,尤其是打碎了的陆禽丝,其体积更小,更难分辨。所以,控制陆禽毛含量可有效提升羽绒产品的质量和舒适度。
由于现阶段鹅鸭饲养、宰杀的精细化程度不高,不可避免的会混入少许陆禽毛,尤其是灰鸭大多为人工零星收购,大型屠宰灰鸭产业链尚未完全形成,相对来说,灰鸭绒中陆禽毛超标的概率则更大一些。
高品质的白绒中陆禽毛含量通过努力是可以控制在0.3%以下的,当然,这需要羽绒加工企业严控原毛中的陆禽毛含量,按要求科学合理地调整拼配不同货源的产品,以切实保证高品质羽绒的产品质量。
五、杂质
杂质 residue:灰沙、粉尘、皮屑、小血管及其它外来异物。
羽毛绒成分分析时,凡不是羽毛绒本身的物质,均归为“杂质”。
据了解,日本JIS标准计划在2021年修订版本中将长度小于3毫米的绒子/绒丝均计为杂质,以控制粉碎杂质毛的人为添加。
细微颗粒杂质从面料及缝线处钻出,既影响羽绒制品的使用感受,也可能会对人体的呼吸道及皮肤产生不良影响;而且杂质主要成分是羽绒蛋白质,易吸湿发酵腐败,进而影响羽绒品质。
一般情况下,羽绒中杂质的限量是1.0%左右,品质好的羽绒能控制在0.2%以内,甚至更低。水洗羽绒中粉尘过多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在加工过程中除灰不充分、清洗不彻底、或者是在拼堆时添加了大量的丝产品造成的(丝产品是羽毛经粉碎、再用分毛机提丝加工而成,本身含有很高的粉尘和杂质)。
调整货源结构,控制绒丝、羽丝及杂质含量,以改善钻绒/粉尘问题,努力提高填充羽绒的质量,保证消费者对羽绒制品良好的消费体验。
六、胶水绒
简单来说,胶水绒就是使用具有粘合作用的化学药剂或使用特殊加工工艺,将绒丝、鸡丝及粉尘等物质粘在或包裹在绒子里而制成的“羽绒”,用以达到增加绒子重量,降低成本,赚取高额利润的目的。这种产品放置或使用一段时间后,胶水粘性失效,会出现蓬松度低、易钻绒、气味大和保暖性差的质量问题,影响正常使用。
胶水绒的结构
从显微镜下看,胶水绒有比较明显的黑色块,而正常羽绒表面光滑。光隆羽绒公司用电子显微镜对胶水绒进行了分析,为排除杂质干扰,扫描胶水绒之前已经进行了水洗处理。扫描结果SEM图显示,胶水绒表面沾附较多不明物质,而且是水洗后仍附着在上面的,这是“胶水”的机率很高。元素分析含有矽的成分,有可能是使用矽胶(俗称硅胶),后续也发现了聚氨酯成分,其他成分正在持续分析中。
转自:检管家 编辑:检测微信平台 ID:testbbs 转载请注明
关于我们
染化学堂是染化在线旗下的微信公众号,染化在线 成立于2011年,依托互联网新技术,聚合行业优质资源,为纺织印染企业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定制服务,助力纺织印染企业节能降耗,提升品牌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通过需求定制、样品中心、解决方案、技术交流、染化传媒等多元传播方式,线上线下结合,打造“互联网+定制”的染化大数据,助力传统纺织印染上下游实现智慧转型。
点击
在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