殁约等于mò。“殁”表明死,来自“没”。古人用淹没形容身亡,“没”是死的婉转观点,如:三国曹操《加枣祗子处中封爵并祀祗令》:“悲剧早没。”之后易水旁为歹旁,亦作“殁”,如:《史记·秦始皇本纪》:“自身未殁,诸侯国倍叛。”殁可组词为:沦殁、亡殁、蚤殁、汩殁、病殁等。
含殁的诗词:
1、唐-许浑《重伤杨攀处士二首》:殁后儿犹小,葬来人渐疏。
2、唐-张祜《读始兴公传》殁世议方存,升平道几论。
3、唐-陈彦博《恩惠魏文贞公诸孙旧第以导直臣》:死前由直道,殁后振芳尘。
4、唐-高适《哭单父梁九少府》:常时禄且薄,殁后家复贫。
5、唐-韦应物《喜于广陵拜觐家兄赠送归还芜湖》:仰俯叙存殁,哀肠酸酸的悲。
- END -